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 > 中医专业 > 各科临床 > 信息
编号:49383
麻疹(Measles)
http://www.100md.com 中国中医药信息网
     概述:

    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以发热、咳嗽、流涕、眼结膜充血、口腔粘膜疹(Koplik's spots)及全身斑丘疹为临床特征,并常可并发肺炎,而危及婴幼儿生命。

    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,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。好发于冬春季节,其它季节也有散在发生。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,尤其是6个月~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(占90%)。近年来成人发病有增长趋势。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,第二次发病者极少见。

    因本病疹点高出皮肤,如触麻粒,故中医名麻疹,又称痧子等,属温病范畴,早在公元二世纪的医学著作《金匮要略》中已有记载,以后又有许多有关疹的专著,治疗以透疹、清热、养阴为法则。

    病原体:

    麻疹病毒属副粘液病毒,在电镜下观察直径为90-150nm为圆形颗粒。麻疹病毒在体外生活力弱,在阳光下或空气流通环境中,半小时失去活力,对紫外线或一般消毒剂均较敏感,媒介者若能在户外日光下或流动空气中达30分钟,即不致再感染他人。病毒在患儿前驱期及出疹后5日病毒存在于鼻咽和眼分泌物及血和尿中。感染后产生三种抗体,即补体结合抗体,血凝抑制抗体及中和抗体。注射麻疹减速毒活疫苗后,免疫力可维持4-6年。被动免疫制剂如丙种球蛋白等注射后,免疫力则维持3-8周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现代医学病理:

    麻疹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,侵入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及局部淋巴组织,并第1次进入血流。病毒在受累细胞中繁殖后,再次进入血流中,即第2次病毒血症。病变广泛地损害呼吸道肠道上皮细胞引起呼吸及消化道症状,并波及到全身。麻疹病毒引起小病灶性肺炎,并常合并继发细菌性感染,它比单纯细菌性肺炎严重,肺炎是麻疹的主要死亡原因,麻疹合并肺炎的病死率约为10%左右。

    患儿常有白细胞降低,免疫反应暂时被抑制。结核菌素阳性反应者,暂时转为阴性(出疹后2周左右再转为阳性),由于对结核免疫力降低可使潜在的结核病转变成重症,如粟粒性结核或结核性脑膜炎等而导致死亡。

    中医学病因病机分析:

    中医学认为麻毒属阳毒,经口鼻而入,主要侵犯肺、脾二经,全身其它脏器也常受累。发病初期,邪在肺卫,故见发热,咳嗽、鼻塞、流涕等。重证可见气急、鼻煽、喉内痰鸣等,肺气闭塞之证。发展到气分,常有壮热、口渴、纳差、腹泻、烦躁等热毒壅盛之证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邪毒由内向外,由里达表,则表现为皮疹色泽红润,自头面部向下蔓延,皮疹透布全身,邪尽外达,无合并症者,为顺症。

    麻毒内陷,入营入血,肺心受邪,疹透不顺为逆证;或麻毒攻喉,邪犯心包或脾气虚衰等均属逆症。

    临床表现:

    潜伏期:一般为10-12日,接受过被动免疫的患儿,可延长至21-28日。

    1.典型麻疹

    前驱期(卡他期):指从发热到出疹,约3-4日。有发热、不适、咳嗽、鼻塞、流涕、咽充血及嘶哑,眼结合膜发炎、充血、流泪、畏光、食欲减退、恶心、呕吐、腹泻等,体温于2-3日内升高,达40℃,症状也随之加重,重症在高热时偶见惊厥。

    起病第2-3日,在颊内粘膜上相当于第二磨牙的外侧,可见白色斑点直径为0.5-1mm,外周有红晕,为本病特征性麻疹膜斑,(即Koplik斑),此斑持续1-2日即消失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出疹期:发热第3-4日,开始出现皮疹,先见于耳后、发际,很快波及面部、躯干,至第2-3日遍及四肢、手掌和足底,皮疹为红色丘疹,直径1-3mm,高出皮肤,压之退色;初时衡疏,以后增多要融合成片,皮疹间可见到正常皮肤。

    出疹期体温再度升高可达40℃,症状加重,精神萎靡,肺部常闻及少量罗音,全身浅表淋巴结和肝脾轻度肿大。

    恢复期:出疹3-5日后,按出疹先后顺序消退,由红色逐渐转变为棕褐色,留有色素沉着,表皮有糠样脱屑。退疹时体温下降,症状减轻。整个病程约10-14日。

    2.非典型麻疹

    轻型麻疹:为一种有部分免疫的表现。见于过去接种过麻疹疫苗,或在潜伏期接受被动免疫,或8个月以内婴儿体内尚有母亲的抗体者。本型潜伏期较长,发热及症状较轻,皮疹数量较少,病程约1周左右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重型麻疹:此型多见于病毒毒力强或伴发继发细菌感染者,高热持续在39-40℃,以上较久,皮疹密集,有些融合成片;或皮疹突然暗淡、隐退(表示末梢循环障碍);或有出血样皮疹,伴有消化道出血等,此型呼吸道及全身中毒症状严重,常并发肺炎、心力衰竭或休克等,病死率较高。

    诊断

    1.流行病学:在麻疹流行季节,与麻疹患者有密切接触史。未患过麻疹,未接种过麻疹疫苗。

    2.早期表现:初期有发热、咳嗽、流涕、眼睑浮肿、怕光流泪,病后2-3天可见口腔粘膜斑。

    3.典型皮疹:发热3-4天后开始出疹,先发于耳后发际,渐次到头面、颈部,很快弥漫躯干及四肢。皮疹初为玫瑰红色的斑丘疹,然后逐渐密集变为暗红色,疹间皮肤正常。一般3-5天出齐。退疹时有麦麸样脱屑,留有褐色色素沉着,约2-3周完全消失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4.实验室检查:

    血象:白细胞总数减少,淋巴细胞相对增高;

    鼻咽分泌物可找到多核白细胞;

    荧光抗体检测:检查鼻咽部粘液中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及尿沉渣内的麻疹病毒,数小时即可作出诊断;

    病毒分离:用鸡胚及组织细胞培养,早期可从患者的血液、眼、鼻及咽分泌物中分离到麻疹病毒。

    5.并发症:部分病例可并发肺炎、喉炎、急性心衰及脑炎等。

    鉴别诊断:

    1.风疹:发病年龄以5-15岁多见。上呼吸道炎及全身症状较轻,无口腔粘膜疹,皮疹开始出现于面部,后延及躯干及四肢,一天左右出齐。皮疹为浅红色斑丘疹,散在,可相互融合,2-4天消退,无脱屑及色素沉着。耳后及枕部淋巴结有肿大。本病极易与轻型麻疹相混淆,需借助病原学与血清学方法相鉴别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2.幼儿急疹:多见于2岁以下婴儿,突发高热,偶有惊厥。高热持续3-5天骤然下降,热退后出疹为其特征。皮疹先见于躯干、颈面及下肢,一天内出齐。为细小淡红色斑丘疹,稀疏散在,1-2天内消退,无脱屑及色素沉着,伴有轻度淋巴结肿大,以颈部、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为主。

    3.药物疹:在出疹前有用药物史。皮疹形态不一,大小不等,多伴有明显搔痒。一般无发热及上呼吸道感染症状,停药后不再发展。白细胞分类嗜酸性粒细胞增多。

    4.猩红热:发热1-2日后全身出现针头大小红疹,疹间皮肤充血,一片猩红,压之退色,面部充血无疹,伴有杨莓舌,口周围苍白圈,疹退可见大片脱皮。白细胞总数升高,分类中性粒细胞占优。

    5.肠道病毒感染:柯萨奇病毒及埃可病毒感染时常伴发皮疹,多发于夏秋季,出疹前有发热、咳嗽、腹泻等症状,多数于发热时出疹,偶见热退后出疹,皮疹多样,要为斑疹、斑丘疹、水疱、荨麻疹及瘀点,出疹无一定顺序,疹退无脱屑及色素沉着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6.奶疹:奶疹多见于婴幼儿,突然高热,发热3-4于后热退疹出,皮疹为玫瑰红色斑丘疹,较麻疹细小,发疹无一定顺序,1天内布满全身,2-3天后迅速消退,不留痕迹。

    现代医学治疗:

    一般护理:患者宜隔离治疗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注意口腔、鼻腔及皮肤的清洁。保护眼睛,避免强光照射,若眼分泌物过多,可用3%硼酸溶液冲洗,口唇干裂可涂植物油。供给足够水分和热量,酌情给予维生素B1、C等。

    药物治疗:早期可用病毒灵、板兰根注射液。高烧物理降温或服小量退烧剂。烦躁不安者口服苯巴比妥,或肌注安定。剧咳者口服止咳糖浆或止咳片。继发感染者酌情选用抗生素。出现并发症可根据具体病症进行对症治疗。

    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

    1.邪袭肺卫(疹前期):
, 百拇医药
    症状:发热恶寒,喷嚏咳嗽,目赤流泪,倦怠思睡,口颊有麻疹斑。舌苔薄白或微黄,脉浮数。治以辛凉透表,方用银翘散加减。

    银花12克,连翘12克,牛蒡子12克,浮萍10克,前胡10克,淡豆豉10克,蝉蜕6克,升麻6克,葛根10克。水煎服,1日1剂。

    2.邪留气分(见形期)

    症状:高热不退,肌肤灼热,咳嗽加剧,烦躁不安,口渴欲饮、皮疹循序透发,初起稀疏,色较鲜红,逐渐稠密,融合成片,色转暗红,分布周身。舌质红苔黄,脉洪数。治以清热解毒透疹,方用清解透表汤加减。

    西河柳15克,蝉蜕6克,葛根12克,牛蒡子12克,紫草根12克,浮萍10克,元参12克。

    3.邪伤气阴(疹殁期):

    症状:皮疹按出现的顺序依次退疹,并见糠皮样脱屑及皮肤棕褐色斑,热退身凉,食纳增加,或遗有潮热,口渴乏力,舌红少苔,脉细数。治以益气养阴兼清余邪,方用沙参麦冬汤加减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沙参15克,麦冬12克,生地15克,元参12克,党参12克,白薇10克,扁豆12克,芦根30克,丹皮10克。水煎服,1日1剂。

    4.麻毒闭肺:

    症状:高热不退,咳嗽剧烈,气促血煽,喉间痰鸣,疹出不透,甚则口唇青紫,舌红绛,苔薄黄,脉滑数。治以清热解毒,宣肺化痰,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减。

    麻黄6克,杏仁10克,生石膏30克,银花12克,连翘12克,鱼腥草30克,紫草10克,蝉蜕6克,天竺黄19克。水煎服,1日1剂。

    5.心阳虚脱:

    症状:面色苍白,手足冰冷,冷汗淋漓,疹出不透,神昏不安,舌淡苔白,脉沉细,治以回阳救逆,方用参附汤加减。

    人参12克,附片6克(先煎),黄芪30克,桂枝9克,五味子10克,麦冬10克,龙骨10克,甘草9克。水煎服,1日1剂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6.邪闭心包:

    症状:高热神昏,谵语烦躁,面赤气粗,疹出不畅,或疹密色紫,时有抽搐,舌质红绛,苔黄燥,脉滑数。治以清热解毒开窍醒神,方用清营汤加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。

    犀角3克(水牛角30克代),生地12克,山栀10克,黄连9克,丹皮10克,地龙10克,菖蒲10克,郁金9克。水煎服,1日1剂。

    7.麻毒攻喉:

    症状:咽喉肿痛,声音嘶哑,呛咳呕吐,烦躁不安,甚则呼吸困难,张口抬肩,颜面紫绀,舌红苔黄,脉浮数。治以清热解毒,利咽消肿,方用清咽利膈汤加减。

    银花12克,连翘12克,元参15克,桔梗10克,射干10克,牛蒡子12克、紫草12克,胖大海10克,甘草6克。水煎服,1日1剂。

, 百拇医药     8.邪窜血分:

    症状:壮热不退,烦躁不安,斑疹稠密,融合成片,颜色紫暗,甚则鼻衄、肌衄,舌红苔黄,脉数。治以清营凉血,解毒化斑,方用化斑汤加减。

    犀角3克(冲服),生地12克,山栀10克,元参15克,白茅根30克,丹皮10克,紫草12克,板兰根30克,三七9克。水煎服,1日1剂。

    9.麻后痢疾:

    症状:麻疹虽收,身热未退,腹痛里急后重,大便赤白夹杂,纳呆神疲,舌红苔黄,脉滑数。治以清热利湿、解毒止痢,方用白头翁汤加减。

    白头翁15克,黄连10克,银花12克,秦皮10克,赤芍10克,枳壳12克,黄柏9克,茯苓10克,甘草6克。水煎服,1日1剂。

    10.麻后潮热:
, 百拇医药
    症状:麻疹虽收,潮热日久不解,五心烦热,形体消瘦,口渴多饮,舌红少苔,脉细数。治以滋阴清热,方用青蒿鳖甲汤。

    青蒿15克,鳖甲15克,地骨皮15克,丹皮10克,知母10克,细生地15克,元参12克,玉竹10克,麦门冬10克。水煎服,1日1剂。

    用药加减:

    阴虚偏寒者加麻黄、桂枝、紫苏;

    疹出不透者加芫荽、樱桃露;

    斑疹成片,颜色紫暗者加红花、丹参;

    咽痛音哑者加六神丸、玉蝴蝶、胖大海;

    呕吐者加玉枢丹;

    纳呆者加鸡内金、谷麦芽;
, 百拇医药
    咳嗽痰多者加半夏、鲜竹沥;

    痰多气喘者加白芥子、莱菔子;

    热盛惊厥者加羚羊角、钩藤;

    汗出不止者加龙骨、牡蛎、浮小麦;

    腹泻者加葛根、黄芩、黄连;

    便秘者加大黄;

    麻后夜盲者加杞菊地黄丸;

    麻后搔痒者加何首乌、白蒺藜、蝉蜕、白薇等。

    单方验方:

    1.浮萍9克,芫荽9克。水煎分服。

    2.紫草饮:紫草、赤芍、麻黄、当归、甘草各等份,共为粗末,每服10克,水1杯煎服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3.五粒回春丹,按年龄大小分服。

    以上3方用于麻疹初起,疹透不畅者。

    4.硼砂3克,儿茶9克。用滚水泡饮,少量多次分服。适用于麻疹后声音嘶哑。

    5.贯众制成粉剂,6个月至3岁小儿,每服0.25克,1日2次,连服3日为1期,每隔1个月使用1期。用于预防麻疹。

    6.尿泡蛋:采用初患麻疹(疹前期)病儿的童便,浸泡鸡蛋7天以后,洗净煮熟,每次服1只,每日1次,连服2-3日。用于预防麻疹。

    7.紫草2-3克,水煎,分3-4次服用,用于预防麻疹。

    外治法:

    1荞麦60克,鸡蛋清1个。调合一处,揉成面块,如核桃大,加香油少许,在患者周身揉搓,以皮肤潮红为度。每日3次,每次30分钟。适用于麻疹并发肺炎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2晚蚕砂30克,放入锅内,加水适量煎煮取汤,倒入盆中,待温洗患处,每日2次,连洗3-4日。适用于治疹后皮肤发痒起疹,抓破后出血如疮。

    3麻黄、浮萍、芫荽,用黄酒加水适量煮沸,使水蒸气布满室内,再用热毛巾蘸药液热敷头面或胸背。对麻疹透发不利者,颇有疗效。

    针灸疗法:

    1.体针

    麻毒闭肺:治以宣肺泻热、止咳化痰。

    取穴:肺俞、尺泽、大椎、曲池、身柱。

    麻毒攻喉:治以清泄肺胃、解毒利咽。

    取穴:少商、尺泽、合谷、陷谷、关冲。

    邪陷心肝:治以清热解毒开窍,凉血散血息风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取穴:大椎、曲泽、水沟、百会、太冲、血海。

    曲池、委中用三棱针刺浮络出血。

    2.刺络:用以治疗邪热内闭,疹出不畅,以粗毫针点刺风池、合谷、列缺、大椎、风府、肩(骨禺)、十宣,见紫血溢出,血出疹即可透。

    推拿疗法:

    疹前期:清泄宣透郁热。

    手法:按摩开天门、推坎宫、运太阳、推三关、补脾土、揉肺俞、清板门、内运八卦。

    出疹期:清热解毒,佐以透发。

    手法:揉小天心、揉二扇,推补肾水、清板门、清肺经、清天河水、分阴阳。

    收疹期:养阴益气,清解余邪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手法:分手阴阳、推补脾经、推补肺经、推补肾水、揉二人上马、清板门、揉中脘。

    预防:

    1.控制传染源:早发现、早隔离、早治疗,作好疫情报告,麻疹患儿应隔离至出疹后5天,合并肺炎者应隔离至出后10天。

    2.切断传播途径:在流行期间,通过宣传使小儿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。广泛开展保健工作,医务人员送医送药上门,患儿避免外出。

    3.增强人群免疫力,保护易感儿

    自动免疫:8个月小儿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,1次接种后免疫作用可维持4-6年。

    被动免疫:小于2个月或体弱多病儿接触麻疹可肌内注射胎盘球蛋白,或丙种球蛋白,或成人全血,在接触麻疹后3-5日内注射者能减轻症状。

    幼儿园发现麻疹后应暂时停止易感儿的入托。对接触易感儿可酌情进行自动或被动免疫接种。接种减毒活疫苗后产生抗体的时间较麻疹的潜伏期早,故在接触后2日内接种有预防效果。, 百拇医药